Monday, 14 October 2013

仔细观察在游动中的鱼儿,如果它比平时有点不一样,请多看它几眼,因为,也许它生病了。
不同的鱼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,身为爱鱼人,先了解鱼病种类,再对症下药,把病鱼救活的机会就相对提高。
鱼和人及其他动物一样,都会生病。人和动物一旦生病,我们只要稍微注意,就很容易看到其行动举止或形态色泽有所改变而发觉病情。而鱼生活在水中,本来就不容易察觉病情,等到发现时,可能已经病入膏肓了。
鱼生病也有多种原因,不同的病症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,所以饲主要仔细观看鱼的症状,然后再对症下药,希望可将“宝贝”救回来。
鱼病的种类很多,按病原体不同,可分为病毒性鱼病、细菌性鱼病、真菌性鱼病及寄生虫性鱼病。
她指出,造成鱼生病的原因各有不同,主要是水质恶劣、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的,所以水质管理非常重要。
本期她将为爱鱼者介绍的细菌性鱼病及真菌性鱼病。下期将介绍寄生虫性鱼病。
细菌性鱼病与疗法
01. 突眼症 Pop Eye
病因:细菌感染、寄生虫感染、水质变差、新陈代谢系统紊乱。突眼症通常只感染一条或两条鱼,而且不会传染池塘或鱼缸内的其他鱼只。
病症:病鱼常显现单侧或双侧眼球突出,眼眶出血,眼睛出现白浊现象,其它体表无显著症状。严重时一些病鱼的眼睛还会脱落。也有一些病例只是病鱼眼眶出现白圈,但是眼睛正常。
疗法:感染突眼的病鱼甚少死亡。有时候,病鱼的病症只持续一段短时间,在干净的水质下,病鱼会无药而愈。如果发现鱼缸内出现病症,那就表示水质已经变差,出现感染体,所以水生环境管理非常重要。如何让突眼现象痊愈,目前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,常使用的药剂是抗生素。可以使用的抗生素有:
1) JBL- Ektol Fluid, Furanol
2) Tetra Medica - General Tonic
3) Nika - General Aid
02. 细菌性烂尾烂鳍 Fin and Tail Rot
病因:细菌性烂尾烂鳍多数发生在金鱼身上。曾经受伤或感染上其它疾病而身体十分虚弱的鱼只,经常会罹患此疾。鳍部出现溃烂的主要原因是鱼只在受到了外来压力、在换环境时受伤、营养不足、水质变差、殴斗或过于拥挤的环境等影响下,其免疫力下降而令潜伏在水中的产气单胞杆菌 (Aeromonas)、假单胞菌 (Pseudomonas)、滑走性细菌 (Flexibacter) 、土壤丝菌(Nocardia)或分支杆菌(Mycobacterium)有机可乘。
烂鳍也可以和其他疾病一起并发,如柱状病或受到真菌或寄生虫的感染。整个鱼鳍会从尾端开始烂起,整个鳍慢慢被侵蚀,尾部和鳍部磨损及退色。
病症:最初,鳍的边缘出现轻微的不透明的外观。然后膜一片片地脱落,暴露出鳍刺,鳍刺开始依次裂开。鱼鳍也会因被侵蚀而出现血丝。鳍会变得破旧及裂开。发出似塑料融化的味道。当鱼鳍及鱼尾被完全侵蚀后,溃烂情况会持续扩散至身躯部份。同时,也可能被真菌第二度感染。
疗法:首先,必须找出病因。烂尾烂鳍多导源于水质管理不善,如果是水质的问题,就必须清理水质。同时,使用抗生素治疗:
1) JBL- Ektol Fluid, Furanol
2) Tetra Medica - General Tonic
3) Nika - General Aid
03. 腹水 Dropsy
病因:腹水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。目前尚未确定导致腹水发生的病因,但是有数项理论可以解释腹水的发生。其中一项理论是肾脏受到细菌感染。在鱼腹腔中,本就存在一些体液,作为组织间的润滑之用,但可能因为肾脏受到细菌感染,导致渗透压调节功能失常,腹腔因而充满过多体液,引发水肿。
有些人相信腹水是因为鱼的内脏受到病毒、真菌或寄生虫的感染,导致内部器官的损伤,新陈代谢及营养紊乱,所以出现腹水的情况。等到发现鱼只受感染时,已经到了发病的末期,肾脏失调导致腹水不能排出,尿道及其他器官也已经被细菌感染。病入膏肓的斗鱼容易患上腹水。大多数患上腹水的斗鱼将死亡。
病症:腹部因积水而膨胀,发生立鳞现象。立鳞外观看来像颗松果。
疗法:腹水的治愈率非常低,但可以采取隔离治疗。当病鱼出现症状时,内部器官已经损伤严重,很难使病鱼完全康复。但若在初期发现鱼只腹部明显膨大,就应该立即处理,因为愈早治疗,希望愈大,可以使用以下的药:
1) JBL- Ektol Fluid, Furanol
2) Tetra Medica - General Tonic
3) Nika - General Aid

04. 柱状病 Columnaris
病因:病原菌是柱状黄杆菌(Flavobacterium columnare),以前称为柱状曲桡杆菌(Flexibacter columnaris)。感染柱状病的病鱼最初的症状是在口部周围、鳞及鳍的边缘出现白色棉絮状的物质,常被误为水霉菌引起。随着病情转坏,受感染的部位会不断扩大,此时伤口受到感染而出现绒毛或因被侵蚀而溃烂。此种细菌会在水质不良、新鱼换环境时爆发感染。如果细菌传播得太快,整个鱼缸的鱼都会受到感染。
病症:鱼的口部、鳍部及鳃部边缘出现白色绒毛。鱼只无法正常游动,变成摇摇晃晃的游动方式,无法活泼地游动。
疗法:滑走细菌喜欢碱性水质,降低酸碱值少过7可以治愈病鱼。如果迅速地使用抗细菌的药物,将有效治愈柱状病。随着病情转坏,细菌将侵蚀内脏,这时候使用抗生素比较有效。可以使用的药物有:
1) JBL- Ektol Fluid, Fungol, Furanol
2) Tetra Medica - General Tonic
3) Nika - General Aid
05. 细菌性败血症 Hemorrhagic Septicemia
病因:细菌性败血症据资料介绍叫法较多:细菌性出血病、出血性腹水病、出血病等。病因是高密度饲养、鱼只产生压迫感及粗糙的饲养法等。病原菌是产气单胞杆菌 (Aeromonas)、假单胞菌(Pseudomonas)及链球菌 (Streptococcus),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。鱼体上会出现充血现象,有的鱼肛门红肿,鳍条充血。有的鱼体上甚至会出现溃疡。细菌会侵蚀血管,只要一发生,就会迅速通过循环系统传播,侵蚀血管及心脏。这会导致鱼儿衰弱,但病菌需要几天的时间去毁掉病鱼的循环系统。病鱼在水中行动迟缓,没有食欲,像死鱼一般的浮动。
病症:体表鳍条充血,鳃丝充血、溃疡。鱼只软弱无力、无生气、萎靡不振。
疗法:可以使用的药物有:
1) JBL- Furanol
2) Tetra Medica - General Tonic
3) Nika - General Aid
06. 结核病 Tuberculosis
病因:病原菌是分支杆菌 (Mycobacterium)或土壤丝菌(Nocardia)。海分枝杆菌(Mycobacterium marinum)生长缓慢,需要二至三周才会显示病症。结核病会导致病鱼的骨骼变形,最后死亡。解剖死鱼显示内脏出现白色的小瘤。病原菌通常是通过鱼体上的小磨损进入皮肤内。病原菌可以通过鱼体上的溃疡、病鱼的粪便或鱼缸中的死鱼传播。
病症:鱼缺乏食欲、逐渐消瘦、背脊弯曲或呈拱形(骨骼变形)、体色改变。
次要病症:突眼、烂鳍、溃疡、昏睡。
疗法:结核病并不是容易传染的疾病。引致此病的主要因素包括水质恶劣、鱼只身上有伤口、缸内有过多已发霉的残余粮食、缸内有久未处理的死鱼或缸内有衰老或已感染其他疾病的鱼只 (使其免疫力下降,增加感染机会)。死鱼必须尽快取出并丢弃。病鱼则需隔离治疗。受感染的粮食也是传播结核病的媒介。
可以使用的药物有:
1) JBL- Furanol
2) Tetra Medica - General Tonic
3) Nika - General Aid
真菌性鱼病与疗法
01. 真菌病 Fungal diseases
病因:真菌感染 (又名“霉菌病”) 是最常见的疾病,因其繁殖胞子 能够在任何鱼缸中发现。若遇到低免疫力、受伤或染病的鱼只,这些胞子便会立即在剩余的食物或鱼只身上的伤口,分泌具有消化能力的酵素,把受感染的细胞或肌肉组织分解,使真菌能够吸收其养份来大量繁殖。常见的两种真菌病有“口部真菌”,病原菌是屈挠杆菌属的Flexibacter bacterium ;另一种是“鱼真菌”,病原菌是水霉菌(Saprolegnia)及棉霉菌(Achyla)。
病症:鱼只身上会出现棉花状的白色毛团。容易感染的位置包括鱼身、口、鱼鳍。病鱼失去食欲及消瘦。
疗法:如果鱼在捕捉或搬运过程中轻微擦伤,需在缸中加入反压迫感的药物。如果是严重损伤,可用以下药物治疗。
1) JBL- Fungol, Ektol Crstal
2) Tetra Medica - Fungi Stop
3) Nika - General Aid
4) Nika - Fungus Away

Tuesday, 1 October 2013

水草缸與蝦缸中常見蟲類

而虫类的处理方式,會大概描述"用最不傷害缸中生物有效的方式"來解決。
※ 本篇文章會頻繁提到 斷食處裡,但不用擔心,蝦類再有藻類的缸,還有土缸中
可以撐上10左右不用餵食,水草缸可以更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再次提醒:
無論是宅配收件或者面交以及水族館購買,蝦類在緊張的情況下,會加速排便
所以包裝內的水質並不佳,在對完溫度與水質後,請把蝦用撈取的方式放入缸內。
至於袋中的水、白棉、水草,請直接丟棄!
如果水草想留下的話,可以先另外用容器裝起來泡自來水,一天換一次水,過兩三天後再放入缸,可避免蟲類夾帶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般來說下列這幾種小蟲,再水草缸與蝦缸非常容易常見到
如貝蚤、米蚤、劍蚤、孓孓、水蝨、水蛭、顫蚓、水蠆(豆娘或蜻蜓) 
圖片:就先麻煩各位在網路上先搜尋看看吧。
一.極常見的有: 貝蚤、劍水蚤、線蟲、渦蟲、水螅。

1. 貝蚤:主稱 介形蟲
體型:0.2~0.3cm
外觀:橢圓形,類似米粒外觀的縮小版。
習性與威脅性:麻煩性高。
會鑽土與躲在陰暗處或者缸中深色物品處,習性極為貪吃,對於魚蝦會稍微有點威脅,也就是說生病體弱與死亡的個體,會被貝蚤解決掉~,而且繁殖週期極快,一不留意會超多。
貝蚤不挑食,不論植物類或者飼料類都可以成為牠的食物。
繁殖力:極強。
解決方式:停止餵食,花點時間用滴管慢慢吸除,持續一週後可以有效改善。
然後再慢慢恢復少量餵食,觀察三週再恢復原本餵食量即可。
蚤類不太耐低溫,但蝦類可以,所以冬天比較好處里,減少餵食就可以了。
最簡單的方式,丟隻娃娃或者彩兔,清潔溜溜,但需要長期抗戰...因為貝蚤很會躲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. 劍水蚤
外觀:有點胖的橢圓形,屁股位置會有三支分叉,一般發現時會在缸壁上看到小白點跳動。
體型:0.1~0.2cm
習性與威脅性:麻煩性趨近於零。
正常筆者看到時大多出現在新缸設完,養水一個月後自動出現,會在缸壁上跳動,其實外觀還滿可愛的 
沒啥威脅性,就算不丟仔魚下去解決,只要不管它的話幾週後就消失了。
繁殖力:稍弱
解決方式:丟幾隻孔雀魚仔魚,大概兩三天就不見了,劍水蚤其實也不太算很常見,因為以往看到它時發現劍水蚤再一般魚缸中存活性不太高,應該是食物來源少。
設好新缸時都會主動出現,然後在一兩週後消失,所以也沒看過他不良的習性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3.線蟲  
外觀:目前所知有兩種型態,但後者很少見!
一般常見的為乳白色,體型約1~1.5公分,少見的那種體型可以到達3公分為有點肉色
習性與威脅性:低。
白色線蟲,一般魚缸設好後都會出現,一般在水中飄動,大部份會躲在土中。
肉色線蟲,會在缸壁上爬動,會主動去吃飼料!
繁殖力:中等
解決方式:一般來說只有兩種較方便的去除方式。
1.勤換水來減少,但效果普普,但這方式不傷缸內生物。
2.下藥~每鞭達挫效果還不錯,藥量需自行掌控,沒有一定的比例。
不過副作用以我們觀察經驗來說,藥量過重的話,會稍微倒一兩支蝦,而會有一小段時間蝦會停只抱卵,所以真的要使用的話,可以微量微量的使用下藥間隔抓兩週為佳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4.渦蟲 
外觀:扁平短胖,帶點肉色,頭端有點箭矢型。
體型:0.15~0.2   與1.5~2cm
習性與威脅性:高。 較常在肥過頭的環境下產生,如果缸中水質佳!肥份又高,那麼...渦蟲可以在缸內繁殖很快,長的也快且肥大。
一般渦蟲出現後有兩種情況:
第一種體型約0.15~0.2 因為缸中渦蟲食物來源少,所以體型長不大,繁殖力也差,如遇到此情況的話,是不太需要特別去理會。
第二種體型長度約1.5~2cm 寬約0.2 ,如遇到這種那就要開始減少餵食以滴管開始去吸除來減少數量。
繁殖力:強
解決方式:
避免方式,如種植水草的話,水草務必先處裡再下缸,可以避免渦蟲仔附著在水草上。
如飼養蝦類,那對水對溫完,請把蝦類直接用網撈取入缸,可避免袋內水夾帶渦蟲仔,雖然機率不高。
1.以人工方式,拿滴管一隻ㄧ隻吸除,請勿讓渦蟲斷裂,會變兩隻..=.=
2.Mebendazole 藥物治療,一般藥局會有這成分的藥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5.水螅
外觀:有觸手的白色小生物
體型:0.3~0.45cm
習性與威脅性:高。
出現原因基本上都是 "水質過肥" 或者 "粉狀飼料餵食過多"  所造成,先減少餵食吧,尤其粉狀飼料要務必暫停使用。
危害性..看數量而定,會在定點補抓仔蝦吃。
繁殖力:會依飼主餵食方式有異
解決方式:
1.  如數量不多的話,先拿滴管把水螅刮掉,然後用滴管瞬間吸除,再開始換水,每次10分之2的換,一周換兩次...。
2.暫停餵食持續2周,再搭配換水,水螅會消失~
3.直接下藥,但只建議於密密麻麻的時候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二.少見的有: 搖蚊、顫蚓、水蠆、水蛭
  (這幾種名稱聽起來嚇人而已,看完描述就可以了解囉)
1.搖蚊、顫蚓 (兩者不同,但一起講)
外觀:也就紅蟲~
體型:1~2.5cm
習性與威脅性:麻煩性零。
正常會被蝦子翻土時...抓去吃,不然就是被魚啃掉。
解決方式:不需理會,除非變態成蚊後,直接處里掉就可以了,不會叮人,一般鄉間田裡可以看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.水蠆 (分別有蜻蜓與豆娘的水蠆)
外觀:兇猛的外觀!
 蜻蜓的幼蟲 水蠆 :
兇猛的外觀!  粗胖的體型 可達3~3.5公分,一般顏色棕色。
豆娘的幼蟲水蠆:
外表不會很兇 大概只覺得是隻蟲子...細長的體型,只看過綠色,體型 可達3公分。
習性與威脅性:威些度高,會吃小魚小蝦。
解決方式:直接抓出來就可以了。
極低的機率會躲在水草裡面,但看到抓出來就可以了,不過出現機率不高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3. 水蛭
外觀:細長 黑色,頭端尖細,尾端稍圓。
體型:3~6cm (水族出現的大多都是營養不良的,所以會以為是蚯蚓~)
習性與威脅性:不高。
不過外觀會起雞皮疙瘩。
解決方式:只能拿滴管吸除,Mebendazole 應該也有效果。
出現率:滿少見的,這兩三年來也只看過一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巧克力娃娃
蜗牛,螺類的去除
建議使用水草夾,這樣可以減少手浸入水中,看一隻夾一隻,夾久了終究會消失。
如果要用生物克制,是有巧克力娃娃[淡水河豚]可以考慮,不過也是有優缺。
巧克力娃娃放入缸內後,前兩天會很乖,大概這兩天內會先去解決缸壁上和水草中的螺,只不過等全部的螺都躲起來不敢出現後,他沒東西吃就只好轉向蝦類,大小通咬,最苦惱的還不吃光,只把蝦弄殘廢就不管了,但他的確是最有效的魚類,而且很耐養又耐看,幫他換水時撈起來還會充氣,不過我也只看過兩三次。